为深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,探索生物创新人才培养“大中小学全贯通”新模式,2025年3月27日,成章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吕卓、校长袁新海、教务处主任王亚军及生物学教师团队一行应邀到访我院,就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生物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进行专题交流。交流活动在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601学术会议室举行,院党总支书记曹丽敏教授、院长易诚教授、副书记陈雅斐、副院长杨海教授、副院长陈晓华教授及教师代表参与交流。


聚焦前沿:实验室与昆虫科普馆展现科研育人新生态
在易诚院长的陪同下,吕卓书记一行参观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。易院长详细介绍了平台内的高端仪器设备及其在基因测序、生态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,并强调“共享平台不仅是科研创新的引擎,更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战基地”。随后,吕卓书记一行走进昆虫科普馆,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生物多样性魅力。在生物医药-创新实验室,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唐青海教授阐释了“4321产教科文”的特色育人模式,即以科研课题为纽带,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创新实践跨越。吕卓书记高度评价:“高校实验室与中学教育的深度联动,为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开辟了新路径。”





共话育人:大中小学全贯通培养,锚定创新人才新坐标
座谈会由曹丽敏书记主持,她表示:“期待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构建‘小学-中学-高校’一体化育人链条,共同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难题。”易诚院长以“贯彻学生中心理念,产学研用培养创新应用型生科人才”为题作了主题报告,提出“三段式贯通培养计划”:小学阶段通过生活日常渗透生物常识,中学阶段通过科普、研学培养兴趣,高教阶段以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基地提升创新能力。易诚院长表示“我们希望与成章实验中学共建教-学-研-用联合体,为‘未来科学家’播撒成长种子。”


吕卓书记对此深表认同,并结合中学教育现状提出合作构想:“在‘双减’政策背景下,中学亟需依托高校资源突破应试教育局限。计划在成章中学组建‘生物科学创新组’,通过项目式学习、双导师制等方式,在基础教育阶段植入科研基因,与生科学院共同探索‘大中小学贯通式生物科学教育’新模式。”他还就师资共享、课程共建、实践基地联建等具体议题提出建议,现场讨论气氛热烈。

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唐青海教授以“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卓越生物科学专业人才”为主题,分享了实验室“课程-项目-竞赛-产业”四维育人体系。吕卓书记表示:“唐教授的理念与我们高度契合,且已形成可落地的实施方案,为双方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。”

拔锚启航:共建平台擘画合作新蓝图
自由讨论环节,双方围绕“创新人才选拔机制”、“科普资源数字化共享”、“中学教师教研能力提升”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初步达成三项合作意向:联合开发中学生物科学拓展课程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、组建跨学段教研团队。
曹丽敏书记在总结中强调:“此次交流既是校院协同的开端,更是生物科学教育新生态革新的起点。期待双方以‘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创新’为原则,携手打造区域性生物科学教育高地,为培育国家战略所需的生物专业创新人才贡献衡阳力量!”
此次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对话,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动能,为书写衡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育人的新篇章提供了契机。


撰稿人:周嘉豪、张妍;图片来源:周嘉豪、张妍;审稿人:唐青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