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帮助考研学子系统掌握备考策略,生命科学学院于5月12日19:00在模拟法庭举办2025年考研经验分享会。本次活动特邀8位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现场分享,学院党总支书记曹丽敏、院长易诚、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刘淑芬,辅导员付蓉、龚佳亮、曹海鸥及部分学生参加分享会。

分享会伊始,易院长结合学院的考研情况,为同学们分析了近年考研趋势,强调“精准定位,合理择校”的重要性,并勉励同学们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愿你们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在考研征程中乘风破浪,在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中勇毅前行!”
接下来,8位学长学姐围绕初试备战、复试技巧、调剂攻略三大核心环节,为学弟学妹们倾囊相授“上岸秘籍”。
初试备考:科学规划是成功基石

姜骄杨学姐今年被双一流高校湖南师范大学录取,主要带来了她74分的考研英语学习方法,她创新地将学习方法与生物概念类比,在解题技巧上,通过“细胞膜通道”、“PCR 扩增法”、“DNA双螺旋”等形象比喻,讲解完形填空、写作、阅读理解技巧,为考研学子提供新思路。姜骄杨学姐的跨界学习法印证:知识从不存在壁垒,关键在寻找联结的“酶”。
成功上岸中国海洋大学的陈杨帆学长分别从数学、英语两个学科揭露了他的“考研闯关秘籍”,他不仅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学习方法,而且根据不同的题型推荐了相关老师及课程,实在是干货满满。陈杨帆学长为考研学子提供了清晰复习路径与优质师资推荐,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备考。
同样不平凡的,还有上岸南开大学的张铃俊学长,在探讨考研之路时,他的分享涉及考研的关键抉择,详细解析了初试与复试的考核方式,并给出了精准的报考指南;在方法论的探讨中,他无私传授了提升英语水平、专业课笔试的独门技巧,以及构建本科简历的精华要素;同时,他亦强调了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稳定节奏和自信心态的必要性。
复试技巧:细节决定最终成败
吴欣彤学姐被齐鲁工业大学录取,她详细阐述了复试的定义及其重要性,并系统地介绍了复试的准备工作。在结语中,她特别提醒小心那些美丽的陷阱:小语种考研可能让你调剂无门,号称“保录取”的机构多半是割韭菜,而逃避数学可能会错过更好的发展赛道。
上岸中国农业大学的杨航学姐鼓励考生自信应考,避免过度紧张,以平稳心态应对挑战;提醒考生与师长交流时注重礼仪、提高沟通效率,塑造良好形象;建议考生深入了解专业老师研究方向;并力荐面试前多次模拟练习,通过录制视频等方式提升表达流畅性,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实用“作战指南”。
调剂攻略:主动出击创造机会
上岸广西民族大学的蒋楠学姐,详细剖析调剂规则,明确需调剂的情形。她的讲解从判断区域、搜集信息,到提前联系老师、准备英语面试,面面俱到。并且强调了填报调剂系统的“黄金36小时”,传授“冲稳保”志愿填报策略。
蒋运苗学长被广东海洋大学录取,他详细剖析调剂信息发布新趋势,指导如何从往年数据和一志愿数据精准寻找调剂院校。对调剂系统报名规则的讲解更是细致入微,还分享了丰富的信息收集渠道,以及实用的信息整理方法。
随后,活动互动环节,学弟学妹们就“在考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该怎么处理?”“科研经历不足怎么办?”等问题,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了互动。学长学姐们结合自身的经历,给出了暖心建议:“提前设想、多多练习”“科研经历不足不必焦虑,把毕业设计做到极致就是你的王牌。把每个实验步骤、每项数据分析都吃透,比泛泛而谈更有说服力。”

最后,曹书记对考研成功的同学表示祝贺,并寄语所有学子:考研路上没有“太晚”,只有“行动”。只要敢于开始,每个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。衷心的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未来坚定自己的求学信念,收获自己心中的梦想。
“大道不孤,众行致远”——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考研之路上,你从来都不是独行者。学院师长殷切嘱托,学长学姐倾囊相授,同窗挚友并肩作战,这份温暖的力量将伴你穿越备考的四季。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”——当清晨的闹钟响起,当深夜的台灯仍亮,请记住:那颗向往学术殿堂的赤子之心,终将带你抵达梦想的彼岸。无论是图书馆的奋笔疾书,还是实验室的见缝插针,每一个为理想拼搏的瞬间,都在为未来铺路。

下一个夏天,让我们相约在更高处相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