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学校首页

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(六)|生命科学学院:产学研用,培养创新型生科人才

作者: 时间:2024-09-01 点击数:

生命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3月,2015年6月更名为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,2022年4月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。学院拥有生物科学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,下设生物科学系和食品与环境工程2个系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技、教育、人才统筹推进,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”,“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”的师范生,通过夯实实验室建设,加强教育教学改革,突出产学研用,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,促进学科专业发展,现在建设有生物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、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、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,2024年获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。

一、顶层设计,构建学院发展新思路

学院立足创新发展,加强顶层设计,构建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,以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为目标,加强校企合作,促进科研平台建设;以科研为抓手,以师资培养为核心,促进学科建设水平与经济服务能力建设,打造出生物技术领域有高度、社会服务有深度的立体发展的大生物学科师资团队;以师范为引领,以课程为基础,以师范专业带动非师范专业,促进专业建设;以生物科学为基础,以生物技术为突破,促进生物、食品、环境相融合的大生物学科建设;以产学研用为抓手,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,利用科技创新教育、卓越师范班、科普和校企合作平台,通过产学研用,培养创新型生科人才的发展思路。

二、多措并举,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

1. 大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,夯实高质量发展硬件基础为满足师生科研的需要,学院以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,建立学院的科研中心,配备液相色谱仪、原子吸收光谱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1723(),总值达1364万元,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坚强保障。2024年,为配合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点建设,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以旧换新项目建设生物与医药创新中心,购置了活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、流式细胞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4台(套),共计2000万元,为教师及研究生科研提供更加优越的实验条件。为满足教学需要,学院建设有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环境工程实验中心。2021年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,学院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计划项目升级改造实验教学项目,建立学院生物技术中心,突出生物科学十分重要的、专业核心、考研必备的专业基础课程(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微生物学、遗传学),实验课程突出基础性、经典性、综合性、前沿性,打造成为集教学、毕业论文、本科生科创、科普功能综合体。近5年,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项,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,省部级项目36项,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3篇,其中SCI收录27篇,获批发明专利27项。

2.落实教师分类培养,提供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学院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,建立竞争机制,鼓励一批学术功底深厚、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开展科学研究,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基础,鼓励老师以团队、项目带经费进入实验室,学院从中央财政支持中优先配套,让想干事,能干事的老师脱颖而出,引领学科竞争力;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为目标,引导一部分教学水平高、师德高尚、甘于奉献于教学工作的老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,指导学生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,提高学生的毕业竞争力。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,其中专任教师44人,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,副教授10人,博士34人。教师队伍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,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员8人,湖南省第二批新世纪121人才1人,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,衡阳师范学院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3人、湘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。目前有23人常驻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,实验室设有青年英才办公室、湘江学者办公室,科研工作如火如荼;学院通过博士基层锻炼,培养学科教育教师,教学团队正在逐步形成并产生影响。

3.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着力点根据师范专业认证的需要,从课程建设入手,建立以学生为主体、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改革模式。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、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,构建品德-知识-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,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及精品课程建设,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,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毕业就业提供保障。依托持续建设的生物科学重点实验室,突出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,通过生物技术在食品、农业、环境各领域的应用,服务地方经济,利用校校合作、校企合作、校地合作,促进大生物学科的建设。学院基于社会对生物专业人才和生物师资的要求,革新人才培养理念,以项目带动培养创新能力,以校校合作、校企合作强化应用能力,注重人才培养质量,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理论功底扎实、实践能力强、创新能力强的生物人才,并产生较大影响,2021年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近5年,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21项,发表教研论文26篇,获湖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,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。学院正在形成以教学成果为导向,以教学研究为抓手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格局。

4.整合社会资源,提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学院以服务生物-食品-环境行业人才成长和产业发展为导向,以提高服务地方能力为目标,加强校企合,促进人才交流,推进学院服务地方的平台建设。为服务衡阳养殖大市的产业发展,学院拥有衡阳师范学院畜禽养殖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、现代农牧产业学院等校级平台4个,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开发,建设有海大集团湖南益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研究中心,生物药物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(广州格雷特)等校企合作实验室5个,20246月,湖南省宠物保健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(湖南省宠物诊疗行业协会)在学院成立,同时建设有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、湖南科普教育基地,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(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)等省市级平台5 个,为学院开展产教研用融合育人模式提供了平台基础。近5年,学院教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近5年教师获得横向项目29项,授权专利26项,成果转化10项,研发新产品6个,制定行业标准6项,制定企业标准2项,办技术推广会议100多场次,培训产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,帮助地方政府实现800余人就业,助力衡阳湘黄鸡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、发现地方遗传资源新品种柞市麻羊,指导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成长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。

三、”“融合,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

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高质量人才之、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高质量人才之”“融合同步,方可培养和造就出高质量人才。学院始终坚持育人是根本,教学是中心,质量是生命的原则,利用创新创业教育、科普教育基地、学校实验室及校企合作基地,通过产学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。

1. 加强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,促进创新意识培养近5年,学院以生物科学卓越师范班为契机,加强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。一是以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》为基础,建立《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》课程体系,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,其中实践包括参观、大赛申报、专家讲座及指导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等。二是创新《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》课程内容,包括传统科技文化、创新思维与训练、大学生科技创新、青少年科技创新指导等内容的《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》课程。三是加强师范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,《师范生科技创新文化承传与长效机制研究》《产教研用融合发展视域下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》《产教研用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》等分别获省教育规划和教育厅支持。

2.开展师范生科普教育活动,涵养师德情怀学院利用丰富资源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,截至 2024 5 月份,学院共开展 500余 场科普宣传活动。虫鸣螽跃昆虫协会70余所中小学和社区开展昆虫世界系列科普活动200余场,获得民盟和致公党等单位和组织表扬信80余份;护绿创绿植物宣传及保护活动,生态方舟社团多次组织绿色环保科普活动,动植物巡展,生命知识竞赛,科普小视频,环境保护以及食品营养安全等方面。师生深入乡村,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,将科学知识和环保理念带入农村;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过科普小课堂送课下下乡等形式。学生通过义务参加科普活动,能明显增强师范生社会责任感,培养耐心和细致,涵养师范生的师德情怀。生命科学学院被2023年认定为衡阳市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

3.“产学研用融合育人,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学院秉持培养思想靠得住、技术用得上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,创新工作模式,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平台;以项目带队伍、量化细化过程培养;以赛促学,锤炼学生综合科研能力;以一线需求反推实验室研究,以专利技术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,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、经济效益。近5年,学院学生获省级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6项,其中国家项目17项(重点领域2项),有582名学生参与教师横向项目研究,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0篇(其中SCI收录1篇)、申报专利10余项;学生在科技创新类大赛及教学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9项(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项),省级奖励26项,学院教师科研育人案例《产教融合踏实地,科研育人谱新篇》入选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十大育人示范案例,《产教研用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》入选2023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。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成果在《中国教育报》 2021310日 第10版报道。

4.科研反哺教学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929日,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》明确提出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内涵。学院通过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、建设教材体系;科研队伍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完善;设立科研助理岗位,锻炼学术自我管理和能力提升;教师将科研成果完善课程综合实习、实训、实习指导中;组织大学生学术报告、加强科研熏陶、激发科研兴趣;教师科研队伍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以赛促教,以赛促学;教师科研团队指导学生考研、就业和创业等措施促进科研反哺教学。通过科研反哺教学,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5%以上,2023年、2024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41.1636.26%,大多数学生被中国科学院、南京大学、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录取,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%以上。

新起点、新征程,全院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、全新的理念,踔厉奋发、砥砺前行,在迈向国家一流生命科学学科的道路上,不断开创新局面、取得新突破、续写新辉煌。

学院平台建设时间索引

《中国教育报》报道


地址: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 行政办公楼      邮编:421008   联系电话:0734-8486744     邮箱:smkx@hynu.edu.cn 

版权:Copyright ©2021 衡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 All Rights Reserved